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汉朝人物 > 杨震的故事,杨震毁屋留名的故事

杨震的故事,杨震毁屋留名的故事

时间:2016-03-20 作者:1615074577 浏览:   手机版

杨震能够青史留名,不仅仅因为他的清廉,还因为他是个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他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关于杨震毁屋留名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史料记载,杨震为官十几年,生活十分简朴,不修豪华宅府,常以素菜为食,出门的时候,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不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在他蒙冤被罢官,决定以死明志时,仍要求死了以后,用杂木做棺材,以粗布做寿衣盖住身体,不要埋葬在祖坟,不要设祠祭祀。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朝里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购置些产业。杨震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杨震.jpg

官至京都司徒的杨震从蒲州巡视完毕,顺路渡过黄河,准备到故土杨家村看看。为了避免州县官吏的前呼后拥、设宴接风,他不穿官服,不带随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湖县境内。已是正午时分,路边的田地里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

前边不远处,一位老人赶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朝这边走来。杨震顿感亲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礼:“这位老哥请留步,请问杨家村距此还有多远?”

老人仔细打量他一番,惊喜地握住他的手说:“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关西夫子杨伯起‟吗?”杨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村东头的杨贵杨老汉嘛。多年不见,您老还是那么精神!”

谁知他这么一说,杨老汉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您已经在京城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杨伯起喽。”杨震心头一颤,不解地问道:“老哥,此话怎讲?”老汉脖子一梗,说“你装什么糊涂,你们家前不久才盖了一所大宅子,足有十几亩地,上百间房,气派着呢。”杨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话当真?”

杨老汉拍拍胸口:“我还会骗你不成?你若不信,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咱们眼见为实。” 杨老汉领着杨震来到村中他们家的旧址前,杨震呆住了。他们原来的那两间破房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雕梁画栋,气势非凡的大宅院。杨震恼怒地把门拍得震天响,应声出来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

杨震劈手揪住他的衣襟,问道:“我乃杨震,这是怎么回事?”管家战战兢兢地说:“大人息怒,小人只知道这宅子是大人的几位朋友出资盖的,说是给您子孙后代留下的一份基业。”杨震从怀中掏出玉环,叹道:“想我杨震一生清白,有如此环。此环留与子孙足矣,岂容这宅院污我清白!”说完抓起墙角的铁锤,发疯似得朝墙上砸去。 在杨震的坚持下,几天之后,这座宅院化为乌有。而杨震清正廉洁的名声却在乡亲们中间广为传颂。

时光轮回了一千九百年后的今天,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但杨震为后人留下的“清白家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情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深夜拒金公典型,千秋史册永垂青。词严义正四知德,应是为官座右铭。”

“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良好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杨震的家规和做人为官的高风亮节,是对后代最好的遗产和礼物。在当前反四风的背景下,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 相伴一生,相守到老!

    Copyright 2019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xin8196@g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