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宋朝人物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包拯其实是白面书生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包拯其实是白面书生

时间:2016-04-28 作者:693295245 浏览:   手机版

舞台上的包公形象依照“铁面无私”渐渐有了“定规”,即“相貂”(帽翅加长的宰相帽)、“黑满”(乌黑浓密的飘胸长须)、黑蟒(袍)、厚底(靴)且额头上长着“月牙”,这月牙儿有“上昭日月”的含义,黑脸(铁面)包公一出场,就明显有别于其他人物。接下面就看看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包拯其实是白面书生。

宋代史书,均没有包公黑脸的片言只语记载,说明包拯的脸面并不黑,是一个白面书生。那么,后来包拯的脸面是怎么变黑的?又有什么意义呢?包拯的黑脸是元明以来戏剧化妆师设计的一项杰作,象征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精神,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与包拯本来面貌无关。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包拯其实是白面书生

包拯的个子也不高(据1973年合肥肥东大兴集发现的包拯墓中,专家们分析包拯个子只有1.65米左右)。在包公升堂断案过程中一般都有两样道具。其一为独角兽。传说中断案的神物,“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包拯公案上置有独角兽,以示“曲直明鉴”。

其二为三口铜铡。龙头铡斩皇亲国戚,虎头铡斩贪官污吏,狗头铡斩市井刁民。史书上没有记载,事实也没有。舞台上出现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那些出神入化的情节都是出自清代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只是在戏剧手法上描写他断案故事更加的精彩。

包拯是一个实干家,61岁的他就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比如改“科率”为“和市”,即朝廷按照公平价格购买农民要缴的上供物资;免除部分地区“折变”,即废除农民将粮食变成现钱纳税的规定等措施。

开展经济工作卓有成效,两年后,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的副国防部长,至此,包拯才算正式进入了中央执政官的行列。在一年后,包拯病逝,开封的老百姓莫不悲痛,皇帝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当宋仁宗看到包家如此俭朴,又听闻他“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如初宦时”,不禁感慨!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9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xin8196@g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