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之最 > 建筑之最 > 盘点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军校,革命军官的集中地!

盘点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军校,革命军官的集中地!

时间:2016-09-08 作者:wanquan 浏览:   手机版

军校我们都知道,它是教育和培养军官的军事院校,在现代有很多。然而在国家危难的民国时期,军校是很少的,它们都是北洋军阀及民国政府为了培养新式军队而创建。其中著名的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等,这些军校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关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四大军校,下面由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

民国四大军校之保定军校:一手培养出“黄埔系”

保定军校.jpg

稍谙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保定当年可是直隶首府,辖道京畿,在这里担任总督的都是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

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新军,成立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由冯国璋任校长。后又改名为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通国陆军学堂、陆军随营学堂、陆军大学堂等。

1912 年,民国改元后正式更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由于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军校在培养了九批学生后,终因无以维系,于1923年停办。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毕业生不仅人数多,而且质量优。如果算上清末,保定军校毕业后成为将军的有名有姓的毕业生就有1800多人,其中不乏蒋介石、陈诚、顾祝同、傅作义、张治中等国民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还有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叶挺、赵博生、董振堂等一批将军。黄埔军校的教官中毕业于保定军校的足有五六十人,因此说“黄埔系”是“保定系”一手培养出来的毫不为过。

遗憾的是,当年规模宏大的军校校舍已经毁弃,如今仅存遗址。据记载,军校所在地原是一座拥有千亩庙产、殿宇百间的关帝庙。也许是想借助武圣人的神力庇佑,关帝庙后来被改为兵营,然而1900年却遭到了八国联军的焚毁。袁世凯筹资扩建的军校依然选址在关帝庙,又扩充了周围的部分农田和民宅,总占地面积一千五百余亩。

校舍建筑格局仿日本士官学校,分校本部、分校(包括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居中心,按照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西两路是教室与学生宿舍,对称布局,各有十排青砖瓦舍,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每个院落住约一连学生;中路南部是军校的办公区,高大的尚武堂是全校的中心,坐北朝南,气势宏伟。北部是一个大的庭院。

校本部四面建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护城河环护,大门在南侧,有石狮把门,门楼面阔三间,高大雄伟,门楣上悬挂李鸿章手书的“陆军军官学校”六字横匾,隔河还有照壁相对。校本部东侧是分校,靶场在分校北面,大操场成“[”形,由北、西、南三面拱卫校本部。

民国四大军校之陆军讲武堂:中国革命的熔炉

陆军讲武堂.jpg

我们首先要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天津北洋讲武堂和东北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1909年9月,在昆明美丽的翠湖旁,清末“洋务运动”实施军制改革、建立新式陆军,云南陆军讲武堂便顺应潮流而创办,并正式迎来了第一期学员。

辛亥革命以后,讲武堂继续兴办,截至1945年,共办二十多期,培养学生2万多人,包括华侨学生500多人,朝鲜籍学生30多人,越南籍学生60多人,缅甸籍学生20多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军事学校。

讲武堂是一座青瓦黄墙的走马转角楼式建筑,东、西、南、北楼围着1.2万多平方米的院子。南、北楼高两层,为学员宿舍;西楼同样为两层,是教室;东楼高三层,是办公的场所。每楼长约120米,周长近500米,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入,墙体采用青石、土坯、砖砌成,对称衔接,浑然一体。

建筑中间的院落是操练场,在这里操练过的国内将级军官数以百计,其中元帅就有两人,上将有十多人。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均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他们的名字与卓越功勋也都始自这里。毕业于此的国外名将有原缅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将军、原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原朝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大将等。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