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历史解密 >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简介,详述:平津战役始末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简介,详述:平津战役始末

时间:2016-12-29 作者:wanquan 浏览:   手机版

解放战争,大家不陌生,它是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为夺得国家全部政权,与共产党之间爆发的内战。此次内战,虽然时间不长,但其间发生了不少著名战役,如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其中又以平津战役最为特别,因为它是一场收尾战。那么平津战役是怎么发生的?平津战役的结果是什么?下面就由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平津战役简介。

平津战役简介

平津战役1.jpg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1948年,中国解放军的百万大军部署在北平、天津一带。与此同时,也正是辽沈战争结束,淮海之战即将取胜的时刻,中共中央果断发动了平津战役。

当时的北平驻军是傅作义的部队,傅作义不满蒋介石让他南下回防的举措,毅然的驻扎在北方。虽然知道了解放军在东北取得了胜利,对此十分忧虑,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他根据平津的地形地貌,不断收缩兵力,保持了海港安全,以便北边出现颓势,能立刻逃亡南方。

中共中央得知傅作义的战略部署后,知道若想全歼傅作义部队,就要让他无处可逃,无路可走。于是他们以神速进关,走捷径,偷偷地进入平津地界,想打傅作义一个措手不及。

1948年12月,解放军在平津地界发动突袭。几日内,连下新保安、张家口等重兵力保守地段。1月14日,解放军发动总攻,天津的国民党军全面溃败,经过一日一夜无休止的战斗,拿下了天津。

1949年,在解放军连日围困之下,傅作义不得不接受中共中央的安排,出城接受投降,也是的北平这座文明重城,得以免受炮火之灾。

平津战役背景

平津战役2.jpg

平津战役背景:蒋介石无交战之心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大获全胜,解放了东北全境,全国军事形势逆转。那么平津战役背景有哪些?

11月初,淮海战场,华野和中野联合发起了淮海战役。西北战场,胡宗南部被西野压缩在关中地区,动弹不得。华北战场,阎锡山部被华北军区第1兵团围困在太原;傅作义部的大后方归绥被第3兵团围困。

东野先遣兵团推进至蓟县待命,东野主力休整备战。孤悬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已面临着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

蒋介石在辽沈战役后期,即判断如果东北失败,华北也难保。蒋介石考虑放弃平津,傅作义部南撤到长江防线,或者淮海战场。傅作义不是蒋介石嫡系,担心被蒋介石吞并,希望西撤绥远,拥兵自重。

11月初,蒋介石与傅作义经过磋商,认为东野正在休整,短时内不可能入关,傅作义部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以及塘沽海口。11月中下旬,傅作义部调整兵力部署,60余万人部署在滦县至柴沟堡的铁路沿线。

其中,蒋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东一线,傅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西一线。战局一旦不利,可能出现,蒋系向南,傅系向西分别撤退的局面。国民党方面对平津战役背景的判断一开始就有分歧。

由于淮海战役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判断,平津的蒋系可能南撤增援淮海,傅系会随之西逃。这对于淮海战场和渡江作战都会产生不利的局面。11月,中共中央决定,要把傅作义部歼灭在华北地区。

为了稳住傅作义部,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停止攻击太原,撤走归绥的包围部队,大搞东北地区庆功活动来麻痹敌人。切断傅作义部西逃的道路,隔断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野入关争取时间。

东野主力结束休整,秘密入关,快速插入北平、天津及天津、塘沽之间,对北平、天津“隔而不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